部门概况

部门简介 现任领导 机构设置 场馆设施 师资队伍
新闻中心
e文化人•课程育人赛场内外:体育精神的青春表达

体育精神,是刻在骨子里的倔强,是淌过汗水的信仰,更是跨越时代的青春宣言。它不仅是竞技场上的胜负较量,更是青年一代在跌倒与爬起之间淬炼出的生命品格;不仅是奖牌与记录的追逐,更是将个人理想融入家国命运的无声誓言。当理论教学与实践淬炼交织,当技能比拼与团队协作共振,镇江高专体育部以“体育+”课程体系为载体,在赛场内外书写了一曲曲属于他们的青春赞歌。

01 以绿茵为卷,以汗水作墨

镇江高专足球队备战市运会青春手记

——致永不褪色的足球初心

“每一粒进球都是青春的韵脚,每一次铲断都是生命的顿挫。”在镇江高专足球队备战市运会的“青春手记”分享会上,指导教师伏龙举起一本磨破边的训练日志,内页赫然写着:“足球不是竞技场,是绿茵为纸、汗水为墨的青春诗。”这场以“足球初心”为名的交流会,用训练日志、慢镜头影像与跨时空对话,将足球精神解码为一曲关于坚持、信仰与传承的生命诗篇。

1.刘子旭(队长):

每天清晨的操场,雾气还没散,腿已经酸得打颤。但听到队友在身后喊“跟上!”,就像被打了鸡血。足球不是一个人的战斗,我们流过的汗、磨破的鞋,都是刻在绿茵场上的誓言——镇江高专,这次必须赢!

2.林之凯(门将):

扑点球靠的不是运气,是肌肉记忆。每天加练50次侧扑,手套磨破三副。决赛那天,当我扑出第三个点球,听见全场喊我名字,突然觉得——这双手,能接住整个青春!

3.卓嘎加(后卫):

教练说“防守是沉默的勋章”。上次模拟赛被对手压着打,我死死卡住对方前锋,膝盖被撞得青紫。但当他恼羞成怒地推我时,我笑了——这疼,比输球好受!

青春回响

市运会奖杯终会蒙尘,但绿茵场上的呐喊将永远新鲜:

那些在体能极限时多撑的5秒钟

那些失球后立刻围成的鼓励圈

那些把“高专加油”喊破音的瞬间

早已超越了竞技的范畴

正如队员们在《致十年后的自己》信中写的:“请永远记得2025年春天的我们——不是胜者,却是自己的英雄。”

此刻的镇江高专足球队,正在晨光中开始新一轮训练。他们的影子被朝阳拉得很长很长,仿佛要触碰到下一个冠军的曙光。

02 以战术为卷,以团魂为墨

省职业院校体育活动设计与实施项目团体一等奖青春手记

——致永不退场的体育匠心

“每一滴汗水都是战术的注脚,每一次配合都是信任的诗行。”在江苏省职业院校体育活动设计与实施项目团体一等奖颁奖现场,指导教师陆彬彬指出:“体育活动不是训练场,是战术板为卷、团队魂为墨的青春工程。”这场以“体教融合创新”为主题的分享会,用训练日志、赛事影像与跨代际对话,将体育育人解码为一曲关于协作、突破与传承的热血诗篇。

体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赛项,是高职学子在全民健身浪潮中淬炼匠心的战场!当学生们在赛场上化身“运动指挥官”,既要精准执行裁判手势,又要即兴设计趣味健身方案;既要处理突发运动损伤,又要统筹团队协作调度——这不仅是专业技能的试金石,更是青春热血的淬火炉!

赛场是青春的熔炉!看着学生们用血泡与茧花将理论淬炼成实战智慧,在突发状况中撕开僵局、在细节较真里雕琢完美,我深知:这场竞技锻炼的不只是专业技能,更是刻进骨髓的体育魂!当0.01秒的误差被反复推倒重来,当比赛的方案经过不断调整最终赢得全场掌声时,我分明看见——职业教育真正的奖杯,早已被这群敢用伤疤丈量理想的年轻人,狠狠烙进中国体育的未来!

——徐寅教练心得体会

青春回响

省赛奖杯终将陈列于展柜,但图纸上勾画的星轨永远炽热:

那些在通宵策划时咬破的3支铅笔

那些突发状况时击掌的27次托底

那些把“团队必胜”吼成破音的瞬间

早已超越了胜负的范畴

正如队员们在《致赛事手册》扉页写下的:“请永远记得2025年春天的我们——不仅是冠军,更是自己人生的战术总监。”

此刻的获奖团队,正在晨光中铺开新一卷战术图。他们的影子被朝阳拉得很长很长,仿佛要穿透场馆穹顶,丈量从训练场到领奖台的每一寸热望。

有人用红笔圈出“老年人防跌倒训练”的应急预案,有人对着电脑调试VR裁判模拟系统,还有人在角落默背《运动损伤急救口诀》——那些凌晨四点未熄的台灯,早已把“体育匠心”烙进骨血。

03 以汗水为卷,以欢笑为墨

“快乐运动,拥抱健康”特色社团展示活动青春手记

——致永不停歇的活力步伐

活动策划者:用创意破壁,让运动成为可触摸的青春诗篇

作为活动总策划,我始终记得开篇那个被推翻的第十版方案——最初我们只想简单复制传统趣味运动会,直到调研后我们决定将活动打造成“可玩性>竞技性”的社交实验场,把瑜伽动作设计成“闯关密码”、甚至将醒狮文化融入趣味打鼓体验。这些设计让700名参与者中超60%是“运动小白”,却创造了人均4.2个项目挑战成功的记录。

活动参与者:在汗水中打捞被遗忘的少年感

“我终于敢在100人面前放肆笑了!”作为“筷子夹乒乓”项目的三战三败选手,我在这场活动中捡到了比奖品更珍贵的东西。当乒乓球第7次从筷子尖滑落时,隔壁班的男生突然用《孤勇者》旋律改编了加油口号,围观人群跟着节奏拍手——那一刻,我突然发现:原来失败可以这么燃!

体育部:从操场到社会的教育答卷

“当看到学生把运动打卡数据变成‘食堂健康餐优先权’时,我意识到我们正在改写职业教育的底层逻辑。”作为活动总指挥,这场700人参与的实践印证了我们的改革决心:体育教育不该是教学大纲的填空题,而是社会需求的应用题。

青春寄语

我们坚信:

当运动成为校园文化的DNA

学生收获的不仅是体检报告上的箭头

更是面对未来挑战的“韧性资本”

这场700人参与的健康革命

让我们看到——最好的体育教育

不是把学生推向操场

而是让健康成为他们主动追寻的光

 

以“体育精神青春剧场”为载体,通过“体育精神交流会”的形式带领学生穿梭于热血沸腾的体育赛场;从学生分享的“心跳手记”,到赛场影像中震颤的慢镜头史诗;从参赛选手剖白成败背后的哲思,到观众席上永不褪色的呐喊……一场关于拼搏、信仰与传承的青春叙事一直在继续。(作者:丁晓丹博士)

 

来源:

镇江高专公众号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uIp-T7HI-L8ffPEtN9v88g

地址:江苏省镇江市长香西大道518号 文体中心 电话:0511-888962403 邮箱:tyb@zjc.edu.cn

Copyright ©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体育部 版权所有